今天上Michael的對話課,我挑了一篇已經火了三年的新聞,「Ukraine Sidelined by Trump as War Reaches Third Year」,想說趁機會了解一下前因後果,或許也是逼自己思考台灣類似地緣政治下的處境。
Michael 從NATO的版圖變化講起,提到俄國跟美國的對峙:俄國曾在古巴放飛彈對著美國(Cuban missile crisis),而美國也曾在土耳其的領土內將砲彈朝向俄羅斯。兩個大佬在吵架,凡人跟著遭殃。而過去,美國曾口頭答應俄國在歐洲的NATO範圍不應擴張,以維持buffer zone 的存在,然而這件事,陸陸續續在2004年後被打破。也能怪俄國會不爽。
不過,普亭不開心不代表就可隨便進入別人家撒尿,搶人家的屋子用,更何況,這牽扯到許多人流離失所,甚至喪命。俄羅斯跟烏克蘭有類似的民族性,都能fight to death,所以這場戰爭打呀打的一直沒有人退讓投降。Michael 問了幾個直白的問題,「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怎麼停止這場戰爭?你覺得烏克蘭會贏嗎?」我只能說,It's a hard question for me,畢竟,我每天只是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想著吃啥玩啥的,可曾想到和平不容易,戰爭卻永遠只在街角邊而已。所以Michael 又問到,「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了,你認為台灣人會fight to desth嗎?」顯然的,我的答案跟他其他學生的答案類似,我們都不認為目前台灣人有流血的準備。雖然沒有人想看的那一步的發生,但大家都隱隱的惶恐不安。
Michael 很老實的說出一般美國人的觀點:他們絕對不是因為支持民主而去支援任何國家,出發點永遠是利益。像是以前的中東戰爭是要爭奪石油,現在烏俄戰爭是覬覦烏克蘭的稀有金屬,而目前美國願意協助台灣,是因為台積電的晶片。朋友是什麼?大抵是可以跟你做個買賣的契約者,交易結束可能只是陌生人。
這是現世的生態,而且是國與國之間的默契。
所以當我今天中午聽到芬蘭總統Alexander Stubb的演講,才驚覺世界也有人堅持良善,反對惡霸繼續擴張。
但是,是川普以商人談判下創造的和平比較可行呢,還是聯合一般眾人對抗惡行能獲得最終善果?老實說,沒得說得準。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明白惡人必須要惡人治,雖然眾志成城的行動也是很感人。
若是命沒了,我們也只是歷史上極易抹去的一攤血漬,一聲嗚咽都不配發出。
所以,我們台灣人又能學到什麼教訓呢?
如果面對強國,我們不能fight to death,那至少希望目前國家能穩定發展吧!立法院不要再亂搞了,拜託。如果明日可能就是要上戰場流血留命的日子,我也希望今日我們自己人是可以互相溫柔對待的。
否則,一切只會變成荒謬的鬧劇,誰願意再為這塊土地多付出一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