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9, 2012

Ich habe eine Frage...

上週二剛考完期末考,週五就發考卷。

我的成績像最近的生活般,難堪地不對勁。也說不出來地為何,很想切割一些難為的情緒,卻反被Jana安慰說,考試成績不是全部,生命本是一段連續的累積,花拉拉地晾出整學期的表現紀錄,總成績 2.3,似乎還過得去。

期末這天,我的同學們辦個小Party,帶了小點心,獻上一束花、一張寫滿各國語言的祝福給Jana,說是給她的回家作業。因為小寶的關係,我不得不提早離開,這學期也就這樣結束了。臨走前,我跟Jana說了一些話,告訴她我學到的不只是德文,還有關於教學的總總事情,道謝已無法言表,矜持下隱藏的是淡淡地無奈。"無奈"這詞用得格外八股卻切中我心,只因德文課這段時間裡,我們並無更深切的交心,雖然她的部份經歷跟我有點相似。

我們都曾陪著另一半在國外生活,在國外生子;走過陌生的異域與自我認同的衝突,最後回到某個原點,過著平凡的生活。翻過往日生活的細節,就如一本被風吹揚的書頁,無法細述。而她隱藏在髮際的白絲,與在言行間透露出的帥氣,始終讓我無法進一步攀談。我們緣份僅止於此,唯一留下的訊息是期初課程單上的email地址。不會再見面了吧!這年頭,要發出一封真刻的信簡談何容易,就算發出了,也可能流陷入無垠網絡隙縫,不得俯拾。

靜靜傾聽自己內心的吶喊,彷彿,在她身上看到十幾年後的自己,而我走在這條線上,有點熟悉、又難免徬徨無措。這部份我沒有對Jana說,一如至今我尚未理清頭緒,對十年後的自己坦誠。

想起學期一開始看得影片與寫的心得。改完報告之後她跑來對我說,真是Klasse! Super! 我受寵若驚,高興之餘還帶點疑惑。過了這些日子,喜樂的心情盡失,留下的還是困惑。當時的心得報告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Wenn ich in ein oder zwei Jahren in meine Heimat zurückgehe, ist Deutsch lernen nützlich für meine Zukunft? (如果我一年或兩年後回去家鄉,那學德文對我的未來還是必須的嗎?)

 Deutschland ist schon mal in der Ferne von mir gewesen, obwohl ich in Berlin wohne. Ich liebe das Leben hier, aber ich verstehe meine Liebe nicht.  (德國曾經對我很遙遠,雖然我就住在柏林。我愛這裡的生活,但我一點都不了解我的愛。)

Liebe Jana 只在我第一句話旁留下 "Ja!!!" 這個肯定句。至今我還是不得解答,如果可以,我還真的想問問看她:"Ich habe eine Frage, warum ..." 但問題始終沒有被拋出,因為活到這把年紀總算慢慢有點體會,生命並非永遠有解答。是啞謎也好、是open question也罷,問題存在的目的,或許就是幫助我們走出自己的路出來。

我唯一想對她表達的,還是一句謝謝。

P.S. Jana說她下學期暫時不教了,決定多花時間陪陪女兒。一次跨足柏林的三間學校 (FU、TU、HU) 的語言課想必不輕鬆。對於想當老師的我,不知道何時才能有她11年的功力;而一個需要人照顧的小寶,我未來這年的選擇是否正確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