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
這是寫給大家第一份公開信,紙短情長。
在改完大部分同學的週記,收到一些對“收手機”政策的回應後,我想寫下對此的初衷。
我是因為讀完「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被震懾到而採取這個行動的。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在這此之前班上平時的狀況:“下課連線玩手遊、上課也偷玩、午休更不能不錯過。或是滑一下短影音、社群媒體,接著欲罷不能,三不五十就要摸一下手機”...
所以,讀書的人很少,無法專注,更難生成一股向上的風氣。因為手機遊戲或社群媒體有很大的拉力,尤其對前額葉皮質發育尚未完全的年輕人而言,更容易傾向把其他困難的事情(比如課業、比賽活動)放一邊。另外玩手機分泌的多巴胺又會持續讓人興奮而無法戒斷,自然而然,就會開始晚睡、開始分不清什麼時後該做什麼事。
這樣循環持續下,我們該是燦爛的高中生涯會是什麼顏色呢?我們又能有多少清醒的頭腦去思考與規劃自己的未來呢?我想大家心底應該會有一些答案。
當然,收手機的政策下,會對班上原本已經很自制的同學造成相當不便,不能及時查找資料、休息時聽聽音樂。或許會覺得,我平時只是下課玩一下,上課絕對認真,為什麼要剝奪我的休息時間的選擇。這些老師都同意,但目前也能對你們說聲抱歉。因為我們是一個班,我們需要時間、需要集體的力量來營造出一個班的正向氛圍,當然也期盼這個正向的循環最後能回饋到各位同學的身上。否則,學校的其他同學會慢慢知道,101的同學愛玩手機,成績也不怎麼樣。這個結果應該都不是大家樂見的。
其實,其他老師都認為我收手機的政策是自討苦吃,反正會一直滑手機玩手遊的同學就放給他自然淘汰就好,何必做那麼多事,造成那麼多衝突。然而,我總會想起自己高中時期的迷惘。高中時我是從屏東到高雄讀書的鄉下小孩,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但是沒有印象我的老師有提供什麼幫助。我常在想,當時倘若老師可以給我多點建議,那是不是會少走許多冤枉路。
而目前,身為老師的我看著各位,發現大部分的人最需要的是--擺脫手機的誘惑與沉迷。所以最後營造出這樣「暫時無手機」的環境:在班上放了一些小東西讓同學娛樂(雖然部分效果不好)、在週五多舉辦一些班級活動、跟體育老師協調其他更適合大家戶外活動的課程等等。這些努力,只期待同學暫時放下手機,跟同學正常實體互動,並在實際的生活裡,發現自己的目標與使命,而後能把心靜下來好好讀書。而做到此,你們才能做自己的主人,迎向這個多變的世界。
所以,我們不會一直收手機,遲早各位要學會負責(這個時間點很快就會來到),看你是要擺爛被淘汰,還是努力去綻放自己,全看你的選擇。
段考完,成績公告,大家應該有看到自己本次的表現了。請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強弱點,思考是否要轉群、轉班、還是留在原班。若是性向不合,絕對不要強求,因為高二的物理化學難度會跳一個level,絕對不是像現在一樣輕鬆可以應付。
另外,如果目前的環境沒有讓你變得更好,或是你一直沒有調整好學習心態(通常會應付老師的人,大概也會應付自己的課業),老師建議你勇敢去做出改變,轉群、轉班都好。因為你將會跨出舒適圈,遇到不一樣的人,接受不同的刺激,最後去調整自己。這是一個成長的跨越,也是給自己的成年禮。
所有的選擇、以及後續採取的行動,你都得為自己負責。老師只能陪你這些時間,你是否能長成無堅不摧、自信大方的模樣?是否能找到生命的價值?一切端看你在高中時期的付出與努力。過程的迷惘很正常,但是一直認真的過著當下每分每秒,努力讀書、努力玩,你終究會為自己解惑,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的。
Jane 2025/04/0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