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7, 2019

師者

翻書發現,偶然夾在書內權作書籤的答案卡背面寫著幾項雜亂的提醒事項:
☑️重新認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確認自己的教育哲學
☑️營造課堂文化
☑️聚焦學生的學習
☑️思考具體行動

…………

手忙腳亂,匆匆走過高二社期末的能源系統思考課程,只能用虛脫來形容。海報還收在座位旁還沒仔細閱讀,記憶中紛亂卻很嗨的教室,卻是之前沒有看過的課堂風景。雖然還有三份期末考卷沒出完,下週和下下週的跳跳板的探究與實作課程還沒run,但終於有種快要看到曙光的感覺。(或是錯覺?)

今年可以上到桃高社會組真的是上天給的一份禮物,細數過去做過的嘗試,讓原本刻板無聊的二A物理,變得很不一樣,再加上之前閱讀「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心得與台北共備團裡得到的點子,制式的課程變得多元許多。雖然一個班級裡還是有些不願參與的樣本分布,可是學生至少是動起來了。我打破了傳統只是台上老師講,台下一片鴉雀無聲的氛圍(或是發呆,滑手機的多?),也算跨出去一大步。而後續討論進度的掌握、引導提問的模式、整體興趣的啟發,就只能繼續邊做邊調整了。

而下學期,希望能努力把這份精神推廣到高一基礎物理。高一的課程可不能亂玩,實在的進度壓力,學生一定得學到東西。只是能不能像HDMI發展出的探究與實作模組課程來上呢?這應該是寒假備課的重點吧!如果課程是這樣進行,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動腦思考與討論,這樣去補習班填鴨過的學生和學習動機薄弱的學生,應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吧!

記住,你不是該努力成為物理學家,而是該努力成為物理教育家才對!

同時,年後也該修正對體育班的教學了。感謝他們陪我看過很多沒時間看的影片,不過要改變他們真是一個霹靂大魔王等級的挑戰阿!感覺就是偏鄉教育和放牛班的綜合版,課堂上師生簡直活在不同的平行時空阿!果然,這輩子必須是你該面對的課題,總會用不同的包裝重新出現在你的面前,直到你克服解決了它😂。對於這群孩子,感覺要重新破冰過,才能開始帶他們學習一些東西。這個問題真的得放在心上好好想一想。

這週末回南部參加薩提爾研習順便看父母,希望能有很多收穫。期末加油。

PS. 剛剛得知,小寶閩南語演說得了第一名,真的是很佩服她的勇氣和膽識,我三年級還不知是哪根蔥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