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天中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時刻,應該屬自己開車上下班,在車上聽廣播了。不管是蘭萱時間還是陳文茜的異想世界,總是能在平凡的日子裡,注入一點不一樣的光芒,讓人不是只為了茶米油鹽活著,而是多些想像與不同角度的理解。
對我而已,那是一份提醒:別忘了世界上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生活樣貌,但必須抓住人們的共通需求,以實際解決問題的責任去努力。而且,生命如燦花,數年如轉瞬,沒有等閒去浪費。
前幾天陳文茜在節目裡又分享了她在MIT的見聞。她說在那的學者很多都是諾貝爾獎等級的人物,但他們都異常謙虛,而且外表平凡無奇;他們不會像一些台灣人在默默無聞後突然聲名大噪而驕傲,當被捧上天後而目中無人。台灣會有這樣子捧紅「_ _之光」的現象,是因為整個社會集體太『自卑』,我們不相信自己,除了幾個可以為國家爭口氣的例子,否則找不到可以抬頭挺胸的理由。另外,這些學者雖然住在房價高漲的波士頓,但他們不會趁機炒房,因為透過投機賺取金錢是他們鄙棄的價值。對他們而言,有改善這個社會或這個世界的『使命感』才是最重要的。
『自卑』阿!有多少成長的歲月裡,我是那麼看清自己,而不敢為真正的價值而努力呢?我有必要為了自己是流浪代理教師感到一文不值嗎?
而『使命感』,我是否時時刻刻在為了更好的教育而努力?我是否記得當個傳播者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對這個世界投入更多思考,並進一步創造更多可能?
幸好,一切看來慢慢上路了。從嘗試新的教法,與反饋後的修正;同時從共備與閱讀學習理論去找到新課程的定位,真的學到非常多,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而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提問、傾聽、回饋、紀錄),觀察到投入學習的學生比例增加了!雖然細節設計上還不夠細膩,也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參與,但比傳統只是講述的沈默填鴨,真的好太多。
能在這桃高這樣的環境裡,做這麼好的嘗試,真的該感恩命運的安排。
雖然在辦公室裡,我還是沈默寡言的一個。感覺打不入主流的群體,甚至他們的談話也是我沒興趣的(團購、對新課綱的批評),這或許是目前為止,美中不足的一事。一年很快就過了,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悟,所以格外珍惜。今天突然開竅,發現自己應該去看那些同事的優點:愛講五四三的代表保有對人世的幽默感;愛批評的其實只是嘴巴硬卻也愛護學生;愛揪團購的代表能享受生活。
這樣看來,每位同事都很棒,都值得我好好學習呢!
最後,還是感恩這裡,尤其是辦公室後靠虎頭山的那條小徑與水池。我常在午後的光影裡與山間鳥鳴聲中,找到平靜的力量,繼續前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