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旁邊剛好是一狹長型的公園,綠地沿着灌溉水道展開,水渠另一邊就是成排的教室,因此那條河道也被戲稱為復旦河。學生偶爾會嫌水溝臭,蚊蟲多,但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一旁公園的庇蔭,四樓教室早有枝椏穿越空隙,來到悠悠學子上課的窗前。
中學校園其實是個很封閉的空間,又有不被討論的潛在權威在,想像的空間太少,發呆的時間倒是很多。當上課到了某個駕輕就熟的程度,我偶爾會在講課的瞬間短暫抽離,看向窗外的藍天夕陽,或是遠方66快速道路,車流來往; 中間越過數個埤塘,還有都市快速發展下僅存的田野。
曾有一個颱風將至暴雨不斷的時候,我在右任樓的某間教室監考,窗外的公園突然傳來轟然巨響,學生認真考試,沒有人抬頭張望。我探頭一看,原來是一棵大樹被颶風硬生折斷。雨中的公園沒有任何人,我大概是唯一的旁觀者,見證一場死亡。仔細琢磨,那樹倒得並非悲壯,而有幾分無常。
我喜歡在這個公園散步,只有地不斷的步行,才有一些清明的思緒。更奢侈一點,是藉機讓紛擾的想法空白。就算是等一場櫻花雨,也值得在百忙中,昂首期盼。
註: 這公園算是石門大圳過嶺支渠的一部分,沿岸滿是櫻花。雨過花落,滿池落櫻染紅水圳,煞是迷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