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06, 2014

向左走,向右走?

前一陣子做了一個夢。大意是自己坐在一台軌車上,滑行在一個空氣污濁、世事煩擾的世界裡,漫無目的、面無表情,任由軌車帶領自己隨意漂流;後來,軌車進入一個頗為深邃的山洞,洞口透出微微的光芒,出了洞口之後,軌車慢慢停了下來,那裡的空氣很沉穩很清晰,到處都是一股很透徹的氛圍,我問了問當地的人:''這是幾世紀?'' (竟然不是問,這是哪裡!),有人回答我:''這是24世紀。''

然後,我就慢慢地醒了!

最近什麼事情都不對勁,看自己不順眼,也厭倦自己生活目標和模式。日常生活裡被兩個小朋友纏住,極難有冷靜思考的時間、或是體力;工作上,即將邁入第二個年頭,人際關係並沒有處理的很好,而該有的挑戰(班經、教學)還是存在,卻開始懷疑起原本信誓旦旦、很想要的安定生活。身心內外,一整個處於糟透的狀況。

我在想,這是不是一個中年症候群。當你無法馬上去實現夢想、無法馬上逃離必須負擔的責任時,真的很像一頭困獸,只能在籠裡低吼。

或許是我想的太多、說的太少,大多的話都跟學生講完了,對自己竟然沒有話說?或許是職業病上身,有時會突然發覺,自己大腦還沒有想清楚前因後果,嘴巴就迸出話來了。總之是不夠沉穩內斂,到底也不知道這陣子是在慌亂些什麼。


今年帶國三導師,又同時必須帶一組高中科展。前者算是逃不掉的甜蜜負荷(),後者一整個是新挑戰:要怎麼引導學生,放多少讓他們去發揮,一直是我頭疼的問題。另外,教學進入第二年,除了新接的高二社會組,國三的課程算是熟悉了,但看著他們整天與習題和考試為伍,真的一天到晚在反問自己,這是他們需要的科學教育?和我那個年代比較,已經過了20年左右,教學的模式卻無重大改變?

我想要改變,不管是哪裡。教學、想法、行為、還是人生。

這些想法或許可笑,但在這裡寫下,提醒自己去在意真正重要的事。
我想要改變我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學到並享受思考的樂趣。(最近接觸的學思達社群是不錯的起點。)
我想要去做我認為該做的事,而不受別人的看法觀點和情緒影響。(職場總是有難言之隱!)
我打算教到五十歲就退休,去當導遊與世界為家。少子化的衝擊愈發嚴重,有時真的搞不清楚待在私立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世事難料,說不定在這個年代,想要穩定下來的心,是一個巨大陷阱也說不定:忘了要改變,忘了人事無常,忘了真正應該要追求的...!

以上,是2014年九月,剛開學後的我。寫到這裡,發現一切還不算太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