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6, 2006

自由的能力

爸媽今天頻繁地打電話來,他們要我勸說妹妹暑假不要留在台北,他們認為妹妹明年就要來台北工作了,不需要特別用一個暑假留在台北打混。當然,我知道妹妹的目的不是要打混,而是看上台北資源多的優點。不過爸媽的成見很難被扭轉,濃烈的愛護之心頓時讓我想起……好久好久以前,我毅然決然地下定決心想要出國的一個重要理由--追尋「自由」。然而「自由」是什麼並非是顯而易見的真理,我的追尋反倒是像一個liberalize的過程;這對有時迷惘的我一直是不小的反動。

在轉型中的師大學習必定面臨了兩群人,一群較大眾的是“吃飽沒事幹、修個教育學分當備案型”,另一個極端則是“恨透當老師、底死不休教育學分型”。游走在兩個群眾之間,雖然我不打算當老師,但是還是把教育學分當成主科來修,簡單的原因只是不想盲目地跟大家一起走,再者以教育起家的師大,其學生不修息一些教育就有點浪費了。所以大二時,我選修了兩門操得要死卻影響我一輩子的課:「教育哲學」與「現代教育思潮」。其中教「教育哲學」的林逢祺老師,雖然課堂要求不多,但是那種戲謔卻隨而嚴肅的典型,實在令我終身難忘。另一堂「現代教育思潮」,則是因為完成了一份深具意義的小組報告而令我難以忘懷。

當年,我們這組抽到一個相當反應時事的主題:「人文主義與教育」。就是因為這個題目,我們探討了過去西方對人類社會的認知,更前瞻了現代教育對人的醒思;然而對我而言,找到“肯定自由的價值”則是此趟旅程最重要的收穫。不過,打從一開始,我們這個團隊就是一群奇怪的組合,有搞科學的、跑社會新聞的、玩美術的、甚至是旁聽的,反正我也弄不清為什麼會湊在一起;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教室裡找不到熟悉的人,就免強送做堆吧!

故事就從那個期末報告開始。


(片頭)
這是一個很驚人的開頭,穿雜著古典繪畫與近代科學發展對人的衝擊。當試著問「人為何物?」時,西方滾滾的思潮與辨証,挾帶著我們不得不面向一波波歷史事件,即使暈眩也深深感到人文主義在台灣教育復甦的必要。


(論人的尊嚴)
所有的震撼是從Pico della Mirandola "Oration on the Dignity of Man"裡節錄的那段話開始:
"Adam, we give you no fixed place to live, no form that is peculiar to you, nor any function that is yours alone. According to your desires and judgement, you will have and possess whatever place to live, whatever form, and whatever functions you yourself choose. All other things have a limited and fixed nature prescribed and bounded by Our laws. You, with no limit or no bound, may choose for yourself the limits and bounds of your nature. We have placed you at the world's center so that you may survey ever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We have made you neither of heavenly nor of earthly stuff, neither mortal nor immortal, so that with free choice and dignity, you may fashion yourself into whatever form you choose. To you is granted the power of degrading yourself into the lower forms of life, the beasts, and to you is granted the power, contained in your intellect and judgement, to be reborn into the higher forms, the divine."
當你站在隱晦不明的繩索上、當你試用自己的羽翼著飛翔、當你在幢幢聚落裡獨行…。你必須面對的、你可以操控的、你必須負責的,就是你自己。即使環境險惡還是如此,因為上帝已經給你自由的能力!


(片尾)
如同從倫敦的迷霧走出來般,我們負著累累的傷痕,在廣場上俯首人群來去,在模糊的鏡子前檢視自己,在血流盡前凝視屬於人的哀愁,然後帶著滿心的微笑,結束這段旅程。


註:上述影片皆參雜在主要的PowerPoint裡面,其中尚有一個廣告(作為一個人)與訪談(板橋新埔國中,簡委慶老師)未在此討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