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03, 2021

隔離與疏離


停課第3週,一週內踏出家門的機會減少到五隻手指數得出來。為了安全,我們自我隔離也等於封閉了對外的連結。幸好有網路,滑開手機就可以到達全世界的任一角落,但是滿溢的謾罵指責與焦慮緊張,開始蠶食鯨吞原本就張緊的細弦,幸好只是網路,只要一個關機動作,可以讓自己瞬間抽離這無止盡的恐懼。

上周末看一部去年中上映的寫實片Songbird,劇情的鋪展就是壓在這個Covid的疫情開始的,只是更嚴重數倍。病毒有一半的致死率,而且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因此當局下令,只要有感染的人或是接觸者,就會被全副武裝的衛生單位送到Q-zone,大家都知道,那其實就是Quick-dead zone!而其他人就只能待在家裡,每日定時量測健康數據(並且及時上傳到官方系統);當然如果不幸地發燒,馬上就會被帶走。這個末日情境,只有極少數"免疫者"可以遊走大街上,幫忙送貨傳遞訊息,或是濫權充當審判者。

電影裡面的生存者的不同面向頗讓人玩味,Q-zone的概念,剛好跟最近讀到邊沁的功利主義很類似,只是如果大多數人都被抓去Q-zone的話,是否這樣集中式的管理,仍然會符合"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而執法者,終究是否也淪喪在私利的追逐下?世界不再有正義,而僅存疏離,很難判斷到底是無生命的病毒主導你我,或是還有其他可能?

而現世台灣,有比較好嗎?

意識形態作祟的言論從新聞台到社群媒體,明明還有許多事情需要理性處理,我們還是寧願被操縱與分裂。因而每天除了關心確診者數目與足跡,應該還有一些值得做的吧?

拉開一個距離,看看2021初夏的停課日,紛擾的外界若能有顆平靜的心,安坐當下,最是難能可貴的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