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6, 2012

一又六分之一年

時序入秋。去年、今年、明年,每天都在變化。


每月一記的間隔,說來不長,說短又不短。有時想到什麼必須寫下,往往坐在電腦前就啥都忘了。當媽越久,越有種倉促之感,趕著做這忙著做那,永遠處理不完的事情,伴著小孩不止息的成長。驀然回首,很多看似重要的轉變也就悄悄溜過。C'est la Vie!

既上個月吃飯的惡夢,這個月在此事有很大的進步,小寶會自己用湯匙吃飯了!看著她舀一小口食物,又小心翼翼地送到嘴裡,連大人都會不禁讚嘆起來。而且小寶可是左右開弓,兩邊動作發展差不多齊頭並進呢!話說如此,目前她的小手還是吃飯的最佳工具,常常湯匙用膩了(或用煩了),還是用手抓飯吃,這點讓我們傷透腦筋。因為她用手抓飯後,常接著去抓耳朵、柔眼睛,最後搞得滿臉都是,不忍卒睹。時常看她飯吃成這樣,乾脆就拿著她的小湯匙餵她幾口以加速吃飯的流程,沒想到今天她竟然自己舀一口飯要餵我了,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小寶目前可以放開手走幾步。她好像還在評估自己的能耐,常常緩緩站起,搖搖晃晃地尋找平衡的感覺。所以最近常做的動作是:從蹲站起。她對此樂此不疲,連熄燈睡覺時分,在旁陪睡的我,也可隱約看到她站起來張望的身影。因為她睡覺時會穿著連身包腳的睡袋,黑暗中看來儼然像是某種沙漠中的鼠類,站著露出兩隻手四處瞧。

據她們老師的報告,她們有嘗試讓小寶用蹲坐式的便盆上廁所,她還挺適應。不過因為家裡太小的緣故,現在還沒有積極想訓練她戒尿布。依我這個懶散媽的習性,很有可能有些事他在幼稚園已經會了,家裡這邊還沒有相關動作...。

幼稚園通常在放學前會給小孩吃一些小餅乾,順便等待家長來接小孩。幼稚園老師描述小寶是"Immer gut Appetit!" (永遠有好胃口),一直在吃東西;這句話聽的我臉頰冒汗。因為類似的話,早在小寶剛出生還住在醫院時,我們就一直聽到護士在講 "Immer Hunger!" (總是很餓)。那時每次餵完奶送她去護理室想休息一下,常沒多久護士又推回來說她肚子餓了。就算她再會吃,飲食都跟大人同步,但體重停滯在十公斤出頭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成長非常緩慢。



 胃口很好,所以我背包一定有包餅乾隨時待命。


關於口說方面,常聽到的詞彙頗多,不過大多我們無法辨識。有意義的包括"阿~爸"與"Mom",這兩個算是說得標準又有意義的字詞。奇怪的是,我只有教過她"阿~木"、"馬嘛"、與"把把"而已,另外德文的媽媽是"Mama",真不知道她自己怎麼排列組合的。曾經聽過她講的德文有"Gute Nacht"(晚安)、"Wie geht's"(你好嗎)、"Zih-You"(她中文譯名,在幼稚園裡的名稱),還有"Nein!"(不要)。最後者講得非常順口,沒事就在Nein, Nein, Nein. 至於中文的"不"從來沒聽過,倒是"爺爺"聽過不少次。她有時會對著某個方向說爺爺,我想大概是在對地基主打招呼吧!


最近我們母女兩常在玩一個遊戲:當小寶指著一個方向,嚷嚷幾句時,我必須接著描述她所看到的畫面。比如,走在街上看到正在落葉的行道樹,我會跟她說:"樹葉們開始變化凋黃了。這是個五彩繽紛的秋天。"所謂的引導並非簡單的事,要用優美的字彙去描述生活的每個體驗像是開闊一個不同視野,應該算是對語言韻律的初步認識吧。只是不知道後來故事會如何發展就是。


說到韻律,小寶對聲音的反應愈來愈強烈。尤其是人聲音樂,聽一聽身體就不知覺地跟著扭起來,手也會揮阿揮的,正是可愛的時候。最近她爸幫她變出一張小凳子,剛好夠她坐的高度。小寶會自己拖那張小椅子到桌前再坐下,一副小大人的樣子。

再不久,應該就要追著她滿堂跑了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