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0, 2008

半個馕的滋味--徒步博格達峰大本營

這些日子,腦袋中的記憶像是秋日的飛絮,猛然搜尋昔日的刻骨銘心,卻只落得空白不斷地蠶食過去的喧嚷。趁著消逝前,趕緊記下。

切木爾切克墓葬堆前的草原石人

離開阿勒泰,是個多雨的早春,當天早上還趕赴一場未落盡的雨,親臨切木爾切克鄉的墓葬群。它的主人可能是丁零、可能是匈奴、或者是柔然、或者是突厥,迷茫的山色中盡是迷惘的味道。貫穿阿勒泰的克蘭河,滔滔地在耳際響著,我戴著滿盈的浪濤跳上夜班巴士,前往700公里外的烏魯木齊。這趟旅程將穿越準喀爾盆地,廣陌土地上除了荒蕪還是荒蕪。巴士半途停靠在深深的暗幕裡,那是個只有一兩家店面的小村落,眾人有些下車吃晚餐,有些就蹲在車旁發呆。小食店前有幾攤販賣隕石與飾品的地鋪,是真是假沒人清楚。我睜著惺忪的睡眼,一時還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處,手錶的時間正指著半夜12點,天際的星芒似乎永遠也照不亮這個躲在暗處的小鎮。再上路時,藍色的月亮正緩緩地從東方的地平線浮升,夢裡已經來到一千零一夜的迴轉處。

約莫兩點,我們的車子拋錨在沙漠公路上,沒得急,只能等待早班的巴士來接送大家。望向窗外,蒼窮的黑裹得緊緊地沒有盡頭,傍著格外的靜謐,我們打著哆嗦再度睡去。真正到達烏魯木齊,已經是中午時分,比預計晚了六個小時。這個城市敞著讓人困惑的熱情,不知該一腳陷入還是一步跨開。反正我是來到這裡,再往河西走廊走去,我的旅程也將踏入末章的音符。

曾聽別的背包客分享:長途旅行的時候最好不要爬山;要爬山時最好不要做長途旅行。可我一路犯戒數次,這裡也是。凱特小姐不知從哪裡找來的帖子,邀人一起徒步去博格達峰大本營,雖然我對行程一點也不熟悉,但在烏魯木齊正閒著也就去了。

從吐魯番拐入小東溝三個村時,天空已經飄起毛毛細雨,往博格達峰的方向望去,陰霾壟罩一片。下午七點開始徒步,穿越淙淙的溪流,路道一號羊圈,強勁的風颳得讓人很不是滋味,等來到今晚的紮營處--二號羊圈,已是晚上十點。吞下幾個羊肉包子和一包酸奶,我累到翻躺下即刻睡去。

隔日清晨,拍打帳棚的雨聲預示著沉重的天氣,正當眾人討論是否該撤退時,天空又突然換上一個暖洋洋的表情。我們猶豫、我們徬徨,被老天擺了一道,然後我們遺忘、我們繼續前進。

離開二號羊圈不久,山路便領著造訪者的步伐翻越一個不甚陡峭的山凹,平坦的河谷就鋪躺在週際,從博格達峰來的融雪,輕快地在石塊間跳躍拍打著;我快樂得不禁跟腳邊的石頭說聲”你好嗎?”

往上游續行,越來越多的積雪和石堆,從冰層流出的融雪溢灑出圈點的寶藍,驚鴻一撇,還會以為天使將她的藍寶石遺忘在人間。我們在右岸的古老石堆中攀爬,一口氣翻越最後一個達坂,博格達峰腳下的冰湖就在不遠處。冰湖雖未融化,但也沒有完全結冰,踩在上面還隱約可感覺到冰下藍綠的湖水,正閃盪著誘人的危險。聽說之前的山難就是一場登山員摔落冰湖的意外。所以我三步併成兩步衝過冰湖區,倒是凱特顧慮多了只能慢慢走。
有段讓我印象深刻的登山名言是這樣的:任何一個傻瓜都可能將自己置於險境而丟掉性命,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將自己置於險境,然後以過人的膽識、敏捷的反應、天賦的才能及老道的經驗,在千鈞一髮之際撿回一命,接著隔天又能重新出發。(Tom Wolf) 我想我的經驗並不老道,也沒有上天特別眷顧的才能;只是我已經將自己的生命攤開,沒有什麼可以使我畏懼,也沒有什麼可以使我緊繃。

冰湖盡頭是大本營,可紮帳棚數十頂,過去山難失事著白水小姐就沉睡在營地中央。博格達峰在抬望不遠處,一點也看不出海拔5445公尺的雄偉,他兩側又分別與帕格提峰(5287m)和畏萬別克峰(5213m)為鄰,三座雪白大山聳立在藍天中,盤據掉我對大本營東方的所有印象。儘管所知不深,我還是記得清政府頒布的<博格達鄂拉祭文>對這座大山的敬拜。



當晚就紮在大本營。我的晚餐是半個又乾又扁的馕,放久的馕老硬到難以下嚥,勉強將晚餐的狼狽與難堪吞下肚,我在給Cindy的明信片上寫著「半個馕的滋味就像是無奈的人生。」

隔天在一陣偶傳的霹哩啪啦聲中醒來,原以為又下雨了,但刺眼的光照得帳棚裡一面亮。走出帳外,才發現圍繞營地的河水昨晚已結成薄薄的冰片,朝陽一照,紛紛碎裂開來。放耳傾聽,宛如即興的打擊樂,光影的角度一變,悠揚的早晨之歌倏時又轉成潺潺的進行曲。我們在此起彼落的鼓聲中吃完早餐,同行的伙伴還招呼我一碗熱騰騰的羊奶,美味極了!翻過西北方的達坂,向陽面的山坡閃著刺眼的雪白光芒,我們連滾帶跑地衝下達坂,此行最後將順著天池源頭的水而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一路沿著三工河谷下行,冰磧的歲月在山谷裡刨出或大或小的水坑,遠遠望去像是上天滴落在大地的眼淚,陽光灑下,晶光摺摺。雪化盡的終點接連綿延的草坡,部分野草將自己浸泡在濕潤的土裡,我們只得涉水而過。融化的水滴在腳下化為涓涓細流,又匯成湍河,而越往下游走,驚險淌河的次數也就增多了。不過河時,大致沿著山腰的路前進,一路繁花盛開的草原,原是哈薩克人的牧場,只是六月初上山的人並不多,我們唯一看到的也只是牧人留在草地上的木架空房而已。

下到天池頂,又沿著湖邊步道走回風景管理處。經過前頭原始的震撼,路過商業妝飾的天池,大伙的步伐就顯得匆匆了。

以下是徒步路線:
Day 0:烏魯木齊柴窩堡三個山村水閘一號羊圈二號羊圈
Day1:二號羊圈三號羊圈三個山達坂冰湖博格達登山大本營
Day2:大本營以肯起達坂將軍溝天池烏魯木齊

參考一
參考二

No comments: